Johann Sebastian Bach: Concerto for harpsichord in E, BWV 1053, arr. for violin in D - 1. Allegro - Viktoria Mullova、Accademia Bizantina、Ottavio Dantone

古水:

*Bach 330* --77
*classical in mood*(不一样的古典) 之
巴赫 「E大调羽管键琴协奏曲- D大调小协改编」之
首乐章: 快板
(Concerto for harpsichord in E, BWV 1053, arr. for violin in D: I. Allegro)

        如果撇开自巴洛克以降,盛行于音乐界的相互抄袭之风,单看某位作曲家个人的全部作品,亦不难发现所谓的“自我剽窃”比比皆是,然后世对之所持观点却又因人而异,褒贬不一。
        与写下最多协奏曲却又常背负着“千篇一律”之委屈骂名的维瓦尔第相比,领受着造物主恩赐与磨难的J·S·巴赫,毕生都用他至美的音乐语言表达着对于信仰的虔诚,以至于被人刻意忽略了其浩如繁星的名篇佳构中众多相似的旋律光辉。成稿于莱比锡时期的7部为一架羽管键琴与乐队而作的协奏曲(BWV 1052-1058)曾因各种原因而长期被听众甚至学术界所忽略,上世纪本真复古浪潮的兴起使得人们对音乐之父的这些作品有了更为深入和理性的认识,除了论证其各自为不同独奏旋律乐器谱写的原始版本之外(早年于科滕时创作),更有观点认为作曲家在创作伊始便从自身所擅长的键盘乐器之角度来构思作品,这不禁教人联想起现代作曲法中常采用的方式。如此,似乎颇能解释很多巴赫作品之自我“剽窃”后仍毫无违和地被人接受之缘由,更与其登峰之作--「赋格的艺术」(BWV 1080)中突破演奏乐器局限之化境当属同源。 
        「BWV 1053」--羽管键琴协奏曲第二号,或改编自某部失传的F大调柔音双簧管协奏曲,抑或是如当代巴赫研究的权威Christoph Wolff所推测之移植于两部为莱比锡教堂所作的康塔塔作品,两种观点分别指明了其世俗灵感和宗教本源,更可以清晰呈现出音乐在上帝与作曲家自身之间所构筑的心灵桥梁。推荐的这版录音是该作品的小提琴改编演绎,原先的羽管键琴从独奏部退居通奏低音伴奏,独奏弦乐与整个室内乐队在音域上形成错落有致,彼此呼应的对位效果,华丽中尽显巴洛克之美!同样推荐这张专辑上另两部小协和一部非常著名的「BWV 1060」,柯岗(Leonid Kogan)女弟子穆洛娃与欧洲古乐团的合作演绎绝对堪称一流!

独奏小提琴: 维多利亚·穆洛娃***
                   (Viktoria Mullova)
协奏: 拜占庭学院合奏团**
         (Accademia Bizantina)
指挥: 奥塔维奥·丹托尼**
         (Ottavio Dantone)

评论
热度(41)

© gaoshanzhuying / Powered by LOFTER